数千年来,各种有组织的宗教一直是社会许多积极成就的核心(建造令人敬畏的寺庙和大教堂;创作重要的艺术、音乐和文学作品;开展慈善工作以解决贫困和饥饿等问题),也是许多可怕事件的中心(战争、迫害、滥用权力)。在公众对有组织宗教机构的信任度处于历史最低点的时候——根据一项调查,只有 38% 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对有组织宗教有信心 2018 年盖洛普民意调查 ——我们在“了解自己”中想知道, 哪些人格类型的人看待有组织的宗教弊大于利?
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有组织的宗教”是指任何拥有大量信徒和一套必须遵守的规则的制度化信仰体系,例如教义、礼拜仪式和神职人员等级制度。我们还将其与更广泛的灵性概念区分开来。毕竟,一个不认为自己是宗教人士的人可能仍然认为自己是灵性的,并且看到有组织的宗教的许多积极的社会效益,而一个虔诚的宗教人士可能仍然是有组织的宗教的缺陷或失败的直言不讳的批评者。
虽然文化、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等因素无疑与我们对宗教的看法有很大关系,但在本研究中,我们感兴趣的是探索某些性格特征如何影响我们对有组织的宗教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看法。我们请读者同意或不同意以下说法:“在您看来,有组织的宗教对社会的伤害大于帮助。”
总体而言,略微多数 (54%) 的人表示同意,并且我们发现所有五种性格组合都存在显著差异:内向型、直觉型、思考型、探索型和动荡型性格的人都比各自的性格组合更有可能同意有组织的宗教弊大于利。让我们深入研究下面的数据来了解原因。
角色
哨兵(44%同意)
众所周知,作为评判型人格,哨兵重视传统,而从历史上看,传统深受有组织的宗教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哨兵是最有可能被认定为宗教信仰的角色。考虑到这一点,大多数哨兵不认为 有组织 的宗教有害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并不是说哨兵们看不到有组织的宗教的各种问题——毕竟,他们是观察型人格,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而本研究中 44% 的哨兵们确实对有组织的宗教表示怀疑或担忧。然而,另外 56% 的人可能将有组织的宗教视为稳定和结构的来源,在困难时期提供指导和安慰。它为社会提供了既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向善的力量,在某些个人或行为出错的时候,这种力量是无形的。
执政官(ESFJ)是最不可能同意有组织的宗教对社会弊大于利的人格类型(36%)。执政官往往是他们社区的支柱,许多人认为礼拜和团契是他们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教堂、犹太教堂、清真寺或寺庙是人们互动和学习如何正确生活的地方。执政官通常对任何挑战长期建立的机构权威的事情都感到不舒服,这种态度使许多人倾向于对有组织的宗教持更乐观的看法。
探索者(50%)
就在中立区,探索者作为一个群体可以在有组织的宗教方面采取任何一种方式。他们的探索型人格特质有时可能会让他们远离结构和仪式,转向有关有组织宗教的新观点,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观察者特质使他们扎根于他们已经知道的实际习惯和事实。探索者经常根据他们的个人经历做出决定,他们对有组织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的看法也可能受到周围的人以及环境的积极或消极程度的影响。
Virtuosos (ISTP) (67%) 是这种“要么接受要么放弃”心态的一个例外,他对我们的声明的同意率排名第二。艺术大师就像机械师或技术人员一样——他们不断地测试事物,看看它们如何工作(以及它们是否有效)——对许多艺术大师来说,有组织的宗教运作并不像他们希望的那么顺利。
外交官 (54%)
外交官们以微弱多数同意,他们更倾向于相信有组织的宗教对社会弊大于利。作为具有直觉和情感的人物,外交官力求将人们和谐地团结在一起,为共同利益而努力。有组织的宗教常常为某一特定信仰的信徒做同样的事情。但从整个社会的大局来看,外交官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信仰之间的界限、分歧和敌意,而不是愿意建立共同点并共同努力的人们。因此,许多人可能更愿意采取其他非宗教途径来建立社区和解决社会问题。
此外,对于这些不切实际和浪漫的人来说,信仰或灵性往往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一些外交官可能认为强加规则或将信仰制度化会削弱或违背目的,从而限制个人和社会。
分析师(66%)
近三分之二的分析师认为宗教对社会的伤害大于帮助。分析师人格的核心特质是思考,他们依赖逻辑和理性,而不是信仰的飞跃,这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对有组织的宗教持怀疑态度。许多人更倾向于关注宗教负面影响的客观证据,如虐待或腐败案件,而不是无形的积极影响,如慈善努力或灵感和力量等情感体验。
分析人士还重视自己做出决定的能力,而不是遵循任何机构(包括有组织的宗教)的严格规则、教义和传统,他们认为这种自我决定的过程对整个社会的成功至关重要。与他们的直觉表亲(外交家)一样,分析人士可能更喜欢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灵性,无论它是否与任何信仰体系相一致。
在所有人格类型中,逻辑学家 (INTP) 最倾向于同意我们的说法 (72%)。逻辑学家通常被认为是逻辑上最精确的人格类型,但他们也可能是最持怀疑态度的。他们倾向于将世界视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中一切都相互关联,因此他们可能会将有组织的宗教中的缺陷视为危害社会或阻碍社会向更美好未来迈进的阴谋,这是有道理的。此外,当面对世界上宗教的多样性时,好奇和思想开放的逻辑学家可能难以对任何一种信仰的信仰、实践或“真理”充满信心。
策略
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参与度(48% 和 50% 同意)
当谈到两种外向策略时,自信的人际大师和动荡的社会参与者的分歧相当大。那些不同意有组织的宗教对社会的伤害大于帮助的人可能认为信仰的社区方面具有高度积极的影响。外向者可能会被与他人交流、建立基于信仰的网络、获得关于如何生活的反馈以及回馈的机会所吸引。同意我们的说法的人际大师和社会参与者可能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受上述能量、自然和策略性格方面的影响。
自信的个人主义(54%)
自信的个人主义者以微弱多数同意我们的说法。由于内向和自信的性格特征,许多自信的个人主义者更喜欢做自己的事情并相信自己。自信的个人主义者非常重视自力更生,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当社会过度依赖任何机构(包括宗教机构)时,社会可能会受到危害。即使是那些信奉有组织宗教的人,也可能会觉得在社交场合与如此多的人分享自己的信仰有些不吸引人。
持续改进(60%)
不断改进者最有可能同意有组织的宗教弊大于利,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系统中的缺陷——就像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缺陷一样。这些动荡的性格总是看到改进的空间。压力和担忧也是不断改进者的常见情绪反应,可能会超过对有组织的宗教积极方面的想法。他们的内向性也发挥了作用:定期的社交互动和对教义的坚持对不断改进者来说似乎是强迫的和不真实的。
结论
我们的读者对宗教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看法至少可以说是褒贬不一的。有些人——尤其是那些具有观察和判断人格特质的人——认为宗教组织为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结构和强大的道德框架。其他人,尤其是那些具有强烈思维和直觉特质的人,可能会认为这种结构和道德具有限制性、不合逻辑、分裂性或与现代脱节。这将永远是一个争论的话题,而且总会有几个不同的立场。
那您呢?您认为有组织的宗教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吗?还是它弊大于利?我们邀请您在下面的评论中参与讨论!